教你煮出好吃健康米飯

吃不完的米飯再吃時需要重蒸一下,重新蒸的米飯總有一股味,不如新煮的好吃。加點兒醋:按500克米加1毫升醋的比例放些食醋,可使米飯鬆軟之外還易於存放、防變餿,而且煮出來的米飯肯定沒有酸味,反而香味更濃。

加點兒油:放入一湯匙油攪拌均勻做出來的米飯,香滑軟糯,粒粒分明,而且絕對不會粘鍋,這招非常適合不喜歡吃鍋巴的人。

加點兒鹽:如果在蒸剩飯時放入少量食鹽水,就能去除米飯異味。

加點兒茶:用茶水煮飯,可使米飯色、香、營養俱佳,並有去膩、助消化的好處。做法很簡單,把做飯的水換成泡好的茶水就行了,不過記得要用綠茶,而且茶葉不要太多了,否則茶的味道蓋過米飯本身的香味就適得其反了。


qwqw7756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更有效率的刷牙方法

何時刷牙及究竟每天應刷多少次?這個問題是因人而異的。老年、小孩子、病人及體弱人士均不同。蛀牙的原因,並不是因為吃糖果太多。雖然原因有許多,不過也有共通點。細菌(牙周病菌、蛀牙菌)增加的原因,是因為沒有好好地刷牙;又或者是身體對細菌的抵抗力弱。

1.細菌增加的時間。

睡覺後,口中的蛀牙菌、牙周病菌等會因唾液分泌不足而增加。理由是唾液有強烈的殺菌作用,因此與唾液一同飲用,胃部會有強烈的胃酸,具有殺菌作用。但是若唾液停止分泌的話,或是於停止之前刷牙,便可以令細菌數目不會增加。因此,臨睡前刷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入睡後,會抑制唾液的分泌,反而令細菌更容易增加。

起床時唾液減少形成口臭,這是因為感到壓力。若心情不佳,或是工作壓力太大,都會抑制唾液的分泌,容易導致口臭。口臭其實也是因為細菌繁殖。口臭也是壓力指標,因此若感到有壓力時,請刷牙,可保口氣清新。唾液變少,口乾時可飲用綠茶。綠茶可以清除口氣,抑制細菌增長。
早上起床時也是刷牙的好時機。睡覺時,口腔內細菌會增加,當數量達到頂峰時,也是一天之中口最臭的時間。起床後立即刷牙。由於是一天的開始,因此細菌會變少,但是效果卻很強。

2.身體對細菌的抵抗力變弱

牙周病菌與蛀牙菌,會攻擊牙肉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身體的抵抗力變差。身體抵抗力之源,是血液與唾液的免疫細胞。當然,正常的生活習慣,均衡的飲食也是必要的條件。身體抵抗力差時,會較容易出現牙周病,當然,也會容易蛀牙。但是就算多疲倦,也希望適量地增加刷牙的次數。日常若染上感冒,若飲藥後覺得口很臭,多數容易有口腔發炎的問題。

補充一點,若攝取過量甜食(如砂糖等),最好刷牙,但當唾液分泌充足時,其實刷不刷牙也沒有所謂。

綜合以上原因,最好的刷牙時間是︰
1.睡前。
2.早上起床時。
3.感到壓力時,或者是有口臭時。
4.疲倦時、患上感冒時,或是生病時,最好一天刷數次(單單漱口也可以)。

只要養成良好的刷牙習慣,便不會出現牙周病與蛀牙,也可以保持牙齒潔白了。

令牙齒潔白的小偏方
材料︰零陵香、白芷、青鹽、升麻各15g、細辛6g、石膏粉末30g。
製法︰除了石膏之外,全部磨成粉末,最後加入石膏粉末。
使用方法︰沾濕食指,然後沾取粉末,逐只牙齒按摩,最後用暖水漱口。
這除了可以令牙齒潔白外,還可以消除口臭,預防與治療牙周病。


qwqw7756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常吃香蕉好處多

香蕉是一種熱帶、亞熱帶水果,由於香甜可口,物美價廉,成為老少皆宜、眾人喜愛的水果之一。

香蕉所含營養成分的種類與其他水果相比並無特殊,但某些營養成分的含量卻有些特別:

高糖。香蕉的碳水化合物(糖類)含量特別高。每100克水果的含糖量,香蕉約28.9克,其他水果如蘋果、梨、西瓜等含糖量約10克。香蕉所含的糖類,以單糖、雙糖居多。

高鉀。香蕉的鉀含量也特別高。每100克水果的含鉀量,香蕉約330毫克,其他水果則低一些,如蘋果約119毫克、梨92毫克、桃166毫克、葡萄104毫克、西瓜87毫克。

高纖維。香蕉膳食纖維含量較高。通常每100克新鮮水果膳食纖維含量約1克,而香蕉為3.1克。

正是這些成分差別,使香蕉表現出特別的作用:通便潤腸、降血壓、補充體力。

通便潤腸

通便一般含有兩重意思:緩解便秘和減輕腹瀉。一方面,香蕉補充膳食纖維,在腸道中吸收水分、使大便膨脹,容易排出,這時應適當增加水分的攝入;另一方面,在腹瀉時增加膳食纖維,可吸附腸道內的水分,減輕腹瀉症狀。要注意,只有成熟的香蕉才有通便潤腸之功。

香蕉未成熟時,表皮呈青綠色,果肉較硬,吃起來澀而無味;成熟後果肉柔軟,吃起來香甜且口感滑。成熟前後,香蕉的味道和口感為何有如此大的差別?這是因為在成熟過程中香蕉成分改變了。

未成熟的香蕉含有大量澱粉、果膠和植物酸,尤其是鞣酸。澱粉、果膠多,則口感硬,鞣酸多則味道澀。鞣酸有很強的收斂作用,因此,若食用未成熟的香蕉,會使便秘情況加重。

香蕉在成熟的過程中,部分澱粉分解為短鏈的糖,包括多聚糖、單糖(如葡萄糖)、雙糖(如果糖)等,而鞣酸逐漸減少。澱粉的分解使果肉變得甜而柔軟,鞣酸減少則去除了澀味。

降血壓

有時高血壓病人去看醫生,醫生會叮囑道:日常飲食要清淡些,可吃點香蕉、蘋果等,有助於降低血壓。

難道香蕉真有降血壓作用?

膳食高鈉低鉀是高血壓的重要發病因素之一,這已經得到世界多數科學家的公認。鈉鹽攝入過高是高血壓的明確病因,鈉在高血壓病程中起到誘發和加重病情的作用。防治高血壓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限制膳食中的鈉鹽。而鉀在人體內可對抗鈉的不利作用,起到降低血壓的效果。營養學家反覆強調,多吃蔬菜水果補充鉀的不足,可預防高血壓。

必須提醒的是,服用保鉀利尿藥時,最好不吃香蕉等含鉀量高的水果,以免發生高鉀血症。

補充體力

觀看競技比賽,有時可見運動員在中場休息時喝水,吃幾口香蕉。在體力消耗時吃香蕉,能起到什麼作用呢?

這個作用來源於香蕉營養成分的含量特點。一方面香蕉中糖含量較高,所含單糖可迅速吸收、補充體力,雙糖和多聚糖可緩慢吸收、維持體力;另一方面,出汗丟失的鉀最多,甚至比大小便排出的更多,運動時大量出汗,鉀丟失明顯,容易造成體內低鉀,低血鉀會使人感覺疲倦、乏力、肌肉痙攣,不利於比賽。

因此,香蕉不失為運動員在賽中迅速補充能量的佳品。

由於香蕉含糖量高,患糖尿病者吃香蕉須注意,但非絕對不能吃香蕉,而是香蕉吃多了就應該相應減少一部分飯量,以保持糖尿病病人每天的糖進食總量平衡。再者,少量吃香蕉,對血糖波動影響很小,因為膳食纖維可延緩糖的吸收。


qwqw7756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十種習慣,讓女性身體更脆弱

隨著醫學科普知識的普及,很多人都已經知道治病是門學問,但不知如何就醫也有學問。就醫對路了,你會很快讓醫生瞭解你的身體狀況,及時做出準確的診斷,拿出對症治病的辦法。相反,你的不良就醫習慣,不僅會引導醫生誤入歧途,而且還會耽誤自己的病情。尤其是現代女性存在的一些不良就醫習慣,更須引起重視:

    1.忽視健康:在問及是否關心自己的健康問題時,大多數女性在口頭上表示比較關心的同時,坦承關心自己的健康更多的是思想上認為健康對自己比較重要,真正的健康行動,尤其是在無病時的健康投資寥寥無幾,甚至沒有健康投資的概念。在健康方面的「投資」最多是生病時的醫療費用。況且在很多時候,即使有點小毛病也很少去醫院就醫,所以在這方面的主動支出是比較少的。



    2.拒絕體檢:在「你是否注重體檢」的問題上,大多數人的回答是只參加單位組織的定期體檢,而主動去醫院做體檢者很少。也有部分女士認為自己沒有什麼疾病,用不著做體檢。而那些平時小病小恙不斷,或有某種家庭病史者,擔心一旦在體檢中查出什麼問題,自己心裡難以承受的也不在少數。  

    3.不遵醫囑:在此問題上,絕大多數的女性都承認自己有時「不太聽醫生的話」,不按時複診、不按醫生的囑咐服藥和接受治療。而有少數女士認為自己「對疾病高度敏感」,只要醫生告訴有「問題」,就會隔三岔五往醫生處跑,即使醫生明確告知沒必要,有時自己也會把醫生搞得「很緊張」。

    4.就診過遲:這是女士們的「通病」之一。不少女士認為,就診過遲主要是因為自己認為「問題」不大,隨便吃點藥或拖一拖就會好,但更多時候是越拖越麻煩,直到感覺「再拖就要出事」才會去醫院。也有個別女士表示是因為經濟狀況不佳造成的。



    5.自作主張:許多女士在就醫時方便到私人診所、不去正規醫療機構求治。這種情況多是女士們自認為是「小毛病」,隨便到小診所打個吊瓶或到藥店買點藥就能解決問題的情況下發生的。

    6.過分緊張:這種情況多發生在「老病號」或空閒時間較多的女士身上。出於謹慎和對自己健康的過度關心,每每有病時,她們就會跑了這家醫院再到那家醫院,而且故意不帶病歷等資料,然後看看醫生們說的是否一致。或者拿甲醫生的話向乙醫生、丙醫生甚至丁醫生「求證」,這樣跑來跑去,不僅容易貽誤治療,也容易誤導醫生而導致診斷錯誤。

    7.扎堆看病:這種情況下屬於不尊重醫生的勞動,侵犯其他病人的隱私權。一些女士就診時喜歡站在醫生旁邊,觀察醫生是怎麼給別人看病的,不但給醫生帶來干擾,而且無形中侵犯了其他病人的隱私權。



    8.「粉飾」病情:有些女性往往在就診時塗脂抹粉,影響醫生的正常「視診」。愛美是女人的天性,即使在就診時也要把自己收拾得漂漂亮亮,孰不知臉上塗脂抹粉後,反倒會起到掩蓋病情的反作用。

    9.誤會醫生:有些女性對疾病治癒的期望值過高,並因此而產生「醫療糾紛」。受醫學發展水平所限,目前並非所有的疾病都能治癒。同時由於個體的差異,藥物的副作用、手術的併發症在醫學上也不可避免。但有的女士「康復」心切,對醫生和醫院提出一些不切實際的要求,一旦達不到目的就「不依不饒」。

    10.放棄權利:不能正確使用屬於自己的「知情權」。發生醫療糾紛或不可避免的併發症時,不按正常程序申述,或者因對病情「不知情」而不能很好地維護自己的權益。


qwqw7756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天氣漸熱 糖友請勿食\"五毒\"水果!

最近西瓜、鳳梨甜又便宜,許多民眾一口氣買了好幾顆,回家大快朵頤。但醫師提醒,對於糖尿病患來說,西瓜、鳳梨、芒果、荔枝、龍眼等於是\"五毒\"水果,門診就收治到不少吃了甜分太高的水果,導致血糖急速上升的個案。

天氣炎熱,許多人愛喝解渴的西瓜汁。不過,西瓜汁攤販在打果汁時,就會多加了一大匙砂糖。一名糖尿病老爸喝了兒子買的含糖西瓜汁,血糖竟然飆高至快600,當場意識不清,急診醫師一檢測,原來就是西瓜汁惹的禍!
約有兩成糖尿病患不知道自己罹患了糖尿病,一直等到吃多了水果,或者喝了太多的含糖飲料,突然意識不清,被送至急診室時,一測血糖,才知早就患有糖尿病。
糖尿病人千萬不可吃榴,有人才吃了兩三口,血糖就飆高至300多,身體不適,當場差點暈倒。
對於糖尿病患來說,越甜的水果反而傷害越大,一定要依照營養師指示,嚴格控制份量。


qwqw7756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哪些因素可誘發晚上做惡夢

惡夢一般發生在眼快動睡眠階段。在睡眠的中後期,眼快動睡眠所佔的比例最大,所以惡夢也多發生在這一段時間。惡夢與夜驚症不同,惡夢時的夢境清清楚楚,猶如身臨其境,所以作夢者顯得異常恐怖,醒來時呈現典型的交感腎上腺素系統興奮狀態,如心悸、氣促、出冷汗等。從臨床實際來看,惡夢常與現實生活、人格因素及藥物因素有關。

  (1)現實因素:常言道:「日有所思、夜有所想」,如生活中遇到感情糾葛、驚恐的事件等,就常作惡夢。惡夢多在精神壓抑性因素解除時發生,如高考剛結束,離婚手續剛辦完,一場官司剛結案等,這時較易發生惡夢。

  (2)人格因素:俗話說:「平生不做虧心事,半夜叫門心不驚」。一個人如果大公無私、行為磊落、與人為善、心情舒暢,自然很少作惡夢。而斤斤計較個人得失、終日愁眉不展,心情不舒,生就的前怕狼後怕虎的性格卻偏偏想尋機與虎狼謀合,這種人必然常作惡夢。一些殺人犯、被追捕的逃犯,整夜惡夢不斷,驚魂不定。一些膽小怕事,生性懦弱的人也容易作惡夢。

  (3)藥物因素:以前經常使用利血平作為降血壓藥物,久用此藥會引起抑鬱症,而抑鬱症的早期表現主要是失眠和惡夢。有些藥物(如催眠藥物、中樞興奮藥物),長期服用突然停止後,一周內眼快動睡眠可明顯增加,甚至可佔到50%左右,此時最易出現惡夢。


qwqw7756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巧克力的健康吃法

首先當然是能少吃就少吃,如果想多吃巧克力就要對其他飲食進行「總量管制」,避免多吃油類、糖類食物,此外,多吃蔬菜減少脂肪吸收,也是可以採行的補救方法。

  專家指出,巧克力的熱量密度很高,每公克巧克力約可提供5大卡的熱量,對於登山者或極需熱量補充的人來說,是很好熱量來源。

  此外,巧克力濃郁的香味及柔滑的口感,可以撫慰憂鬱及沮喪的情緒,讓人們感到滿足,更重要的是,巧克力亦含有與綠茶相似的各種抗氧化物如多酚類等,具有抗癌及抗老化的能力。

  專家強調,雖然巧克力有這些好處,但是並不代表適合當成保健食品,因為它的高熱量是導致肥胖的隱憂。此外,巧克力中的可可脂為飽和脂肪酸,吃多易提高血膽固醇,影響心臟血管的健康,所以有心臟血管疾病的人還是必須減少食用。

  至於吃巧克力時應注意什麼,專家說,由於巧克力的熱量主要來自脂肪及糖類,所以如果多吃了巧克力,其他飲食上應該減少烹調用油及糖類的攝取,以免總油脂攝取過量,造成身體熱量的負擔。此外,多吃蔬菜來減少脂肪的吸收,加速脂肪的排泄,亦是很好的補救辦法。

  最後,高油脂、高糖的巧克力亦不容易消化,會延遲胃排空的能力,對於消化不良及胃潰瘍的病人並不適合,至於要控制血糖的糖尿病人也應該節制食用。


qwqw7756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幾種害人不淺的健身瘦身法

減肥瘦身最健康最有效的方法其實只有適當控制飲食加運動,可是能把這個世人皆知的好辦法持之以恆貫徹到底的人卻是少之又少。各種不用節食又無需運動的懶人減肥法--比如推脂、減肥茶、纏手指膠布、保鮮膜等層出不窮,似乎方法越玄越有效。當然,有些方法試試也無妨,但以下幾個極恐怖的錯誤減肥法,您千萬不要試!  1 嘔吐減肥法:頭號極刑減肥

  傷身程度:★★★★★

  日本影星宮澤裡惠當年就是用此法減肥,導致患上厭食症,後經多年醫治痊癒。

  方法:根據「吃了等於沒吃」的原理推想出來,先要吃得九至十成飽,然後「摳」喉將剛吃下的東西吐出來。食物沒有消化,身體自然無法攝取營養,於是便會瘦。

  效果:有人一個月瘦5公斤,但是因為胃酸傷及喉嚨和牙齒令人身體不適,更會導致皮膚也變得粗糙。

  副作用:如果養成想吐便吐的習慣,極有可能導致貪食症、厭食症的病況,是極危險的減肥法。

  2 斷水減肥法:出現脫水危險的減肥

  傷身程度:★★★★★

  方法:日本拳擊手輪島功一於1989年發表了十天斷水減肥五公斤的理論,只在忍受不了的情況下才喝葡萄汁和檸檬汁。

  效果:有人試過7-10日內減掉3~4公斤,效果神速。

  副作用:飲水不足會引起機體不斷積儲水分作為補償,並使體內更容易積聚脂肪,飲水不足還可能引起人體代謝功能的紊亂,導致人體對能量吸收多、釋放少,更容易便秘,皮膚乾燥等,嚴重者更有可能脫水,所以非常危險。減肥的女性千萬別忘了:水是生命之源,人體的70%都是水分哪!

  3 吃辛辣減肥法:傷胃、傷皮膚減肥

  傷身程度:★★★★

  方法:有人覺得吃辣可以減肥,於是頓頓不離辣醬紅油,究其「思想深處」,原是泰國、印度等國家很少出肥人,於是便推斷出這與他們平日嗜辣有關。因為吃辣容易流汗,而且吃一點點已令人有飽腹感,所以有減肥效用。

  效果:一個月約瘦2~3公斤。

  副作用:吃辛辣減肥若長久下去會影響胃部機能,有胃痛甚至胃出血的危險。有的人吃辛辣反而會胃口大開,越吃越多,而且吃太多刺激性食物還會使皮膚變得粗糙,因此而冒出滿臉暗瘡,絕對得不償失!

  4 吸煙減肥法:傷害心肺功能的減肥

  傷身程度:★★★★

  方法:飯前或空腹抽一支煙,令胃部不適而沒胃口吃東西,那樣自然會瘦。因為煙草含的尼古丁會令消化功能衰退,人體不能有效地吸收食物營養,自然想胖都難。又有說吸煙會使味覺減退,還可抑制飢餓時腸胃的收縮。

  效果:兩個月可減3公斤左右。

  副作用:吸煙除危害心肺功能外,空腹吸煙更會令胃部血管痙攣而可能引發胃炎。而且吸煙損傷皮膚,是皮膚美麗的大敵。


qwqw7756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吃飯太快過飽 變胖機率大增

(法新社巴黎二十二日電) 日本的一項研究發現,吃飯狼吞虎嚥、吃到很撐的人,比細嚼慢嚥的人,肥胖機率高出三倍。


日本研究人員在調查中發現,速食和便宜食物對行為模式造成的改變,是普遍肥胖問題的主因。


大阪大學磯博康教授和同事召募三十歲到六十九歲的一千一百二十二名男性和兩千一百六十五名女性,要求他們仔細紀錄自己的飲食習慣和「身體質量指數」(BMI),這是身體肥胖的重要指標。


一半左右的男性和一半以上的女性表示,他們吃飯吃到撐才停止。


一半以下的男性和三分之一以上的女性說,他們吃飯速度很快。


吃飯吃到撐的男女比不吃到撐的男女,體重過重的機會高出一倍。


吃飯又快又撐的人,肥胖機率高出三倍。


「英國醫學期刊」昨天在網站上公佈這篇研究論文,研究小組在文中指出:「這兩種飲食習慣加起來,對體重過重就產生推波助瀾的效果。」


該期刊也登出一篇評論,澳洲營養學家威爾森和康貝爾在文中指出,快速飲食的衝動是求生的基因機制,人類有機會獲得能量時,天生就會過量攝取。


他們說,不過當出現廉價食物,食物又可以快速取得、馬上就可以吃時,此機制便遇到問題。


qwqw7756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幾種疾病地膳食原則與烹調的注意事項

疾病名稱        膳食原則        食物選擇、烹調注意事項
糖尿病        1、合理控制總熱能,熱能攝入以維持標準體制為宜。2、碳水化合物攝入不宜控制過嚴,碳水化合物供給量占總熱能的50%-60%。3、控制脂肪和膽固醇的攝入,脂肪供給量應低於總熱能的30%,膽固醇每日300毫克以下。4、蛋白質的供給近似主正常人標準,其所佔熱能比例為12%-20%。5、無機鹽、維生素的供給應滿足機體需要。6、膳食纖維要充足,每日攝入量40克左右。7、合理安排餐次,一日至少三餐,定時、定量。        1、建議多選用的食物:粗雜糧如蕎麥、燕麥片、玉米面等。大豆及豆製品。新鮮蔬菜。2、不用或少用的食物:不宜選用的食物有白糖、紅糖、葡萄糖及糖制甜食。含碳水化合物較高的土豆、山藥、芋頭、藕、蒜苗、胡蘿蔔等可少用或替代部分主食。富含飽和脂肪酸的豬油、牛油、羊油、黃油等少用,可有植物油代替部分動物油。富含膽固醇的蛋黃、肝、腎、腦等內臟不用或少用。3、慎用的食物:水果,需要限量並替代部分主食,在兩餐之間或睡前食用。酒類不飲為宜。木糖醇、果糖可少用,甜味劑可少用,但不宜用糖精。
貧血        1、攝入高鐵食物:食物中的鐵有二種來源,即肉類中的血紅蛋白鐵和蔬菜中的離子鐵,即非血紅蛋白鐵。2、增加維生素C的攝入:維生素C能促進蔬菜中非血紅蛋白鐵的吸收。3、烹調用具宜用鐵製的鍋        "1、補鐵應以富含血紅蛋白鐵的肉類、禽類、魚類及肝臟等動物性食品為主。2、限制鞣酸攝入:含鞣酸高的食物能減少食物中鐵的吸收,如菠菜、莧菜、空心菜。3、在食用補鐵飲食時不要飲茶,因為茶葉中含有大量的鞣酸,影響鐵的吸收。
"
脂肪肝        1、限制總熱能,達到或維持理想體重。2、採用高蛋白膳食,1.5g/kg左右。3、限制脂肪攝入。4、膽固醇攝入少於300mg。5、碳水化合物攝入不宜過高,應小於總熱能的55%。        1、蛋白來源宜選用牛奶、蛋清、兔肉及煮過的瘦肉。2、烹調用油應選用植物油。3、碳水化合物多選用糧穀類,不用單糖、雙糖。4、多選用新鮮蔬菜水果。5、忌酒、忌用肉湯及辛辣調味品。6、烹調採用蒸、煮、燴、燉等方式,忌用煎、炸的方式。
正常人        我國居民膳食指南:1、食物多樣、穀類為主。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類。3、常吃奶類、豆類或其製品。4、經常吃適量魚、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葷油。5、食量與體力活動要平衡,保持適宜體重。6、吃清淡少鹽的膳食。7、如飲酒應限量。8、吃清潔衛生、不變質的食物。        我國居民膳食寶塔:1、穀類食物位居底層,每人每天應吃300克~500克。2、蔬菜和水果佔據第二層,每天應吃400克~500克和100克~200克。3、魚、禽、肉、蛋等動物性食物位於第三層,每天應吃125克~200克(魚蝦類50克,畜、禽肉50克~100克,蛋類25克~50克)。4、奶類和豆類食物合佔第四層,每天應吃奶類及奶製品100克和豆類及豆製品50克。5、第五層塔尖是油脂類,每天不超過25克。


qwqw7756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常吃胡蘿蔔可以增強免疫力

胡蘿蔔是一種質脆味美、營養豐富的家常蔬菜,李時珍稱之為菜蔬之王。美國科學家的最新研究證實:每天吃兩根胡蘿蔔,可使血中膽固醇降低10%~20%;每天吃三根胡蘿蔔,對預防心臟疾病和腫瘤有奇效。
  
  有資料表明,兒童體內缺乏維生素A是患呼吸道疾病的一大誘因。而缺乏維生素A就容易患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一旦感冒或腹瀉,體內維生素A的水平又會進一步下降。維生素A缺乏還會降低人體的抗體反應,導致免疫功能下降。維生素A對呼吸道及胃腸道黏膜的保護作用已得到廣泛證實。在眾多食物中,最能補充維生素A的當屬胡蘿蔔。可能很多兒童不能接受胡蘿蔔特殊的味道,令家長頭痛。家長可將胡蘿蔔與肉、蛋、豬肝等搭配著吃,或將胡蘿蔔做成餃子、包子、餡餅;做炒菜加幾粒小丁香可去掉一些怪味。
  
  專家研究發現,胡蘿蔔中的β-胡蘿蔔素能有效預防花粉過敏症、過敏性皮炎等過敏反應。專家給一組實驗鼠喂普通飼料,而給另一組實驗鼠喂的飼料每100克中添加了2毫克β-胡蘿蔔素。他們用藥物刺激實驗鼠,使它們出現過敏反應,然後分析實驗鼠的症狀和血液中組胺的濃度。組胺廣泛存在於全身的組織細胞(肥大細胞和嗜鹼性細胞)中。由於抗原抗體反應或受到某些物質和物理刺激,組胺從細胞中釋放出來,與各種靶細胞中的特異受體結合,產生一系列生理反應,即人們常說的過敏反應。專家們發現,攝入適量β-胡蘿蔔素的實驗鼠體內組胺的含量較少。從這些實驗鼠的脾臟中取出細胞培養並加以分析,發現β-胡蘿蔔素能調節細胞內的平衡,使實驗鼠較難出現過敏反應。
  
  現在人們對胡蘿蔔的習慣吃法大多是生吃、切成絲和粉絲等涼拌後食用,或者是切成片同其他蔬菜炒食。殊不知,這都不符合營養原則。因為胡蘿蔔中的主要營養素β-胡蘿蔔素,存在於胡蘿蔔的細胞壁中,而細胞壁是由纖維素構成,人體無法直接消化。只有通過切碎、煮熟等方式,使其細胞壁破碎,β-胡蘿蔔素才能釋放出來,被人體所吸收利用。科學合理的食用方法是:胡蘿蔔應烹煮後食用,要保持其營養的最佳烹調方法有兩點:一是將胡蘿蔔切成塊狀,加入調味品後,用足量的油炒;二是將胡蘿蔔切成塊狀,加入調味品後,與豬肉、牛肉、羊肉等一起用壓力鍋燉15~20分鐘。胡蘿蔔素容易被氧化,烹調時採用壓力鍋燉,可減少胡蘿蔔與空氣的接觸,胡蘿蔔素的保存率可高達97%。
  
  需要注意的是,胡蘿蔔含有豐富的維生素,但是女性如果胡蘿蔔吃多了,很容易引起月經異常,並導致不孕。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研究發現,過量的胡蘿蔔素會影響卵巢的黃體素合成、分泌量減少,有的甚至會造成無月經、不排卵,或經期紊亂的現象。研究人員解釋,出現上述現象可能是胡蘿蔔素干擾了類固醇合成所造成的狀況。因此,胡蘿蔔的攝入量一定要適宜。


qwqw7756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咖啡新觀念

許多人喜歡喝咖啡,但對咖啡的觀念卻不一定正確,最近收到一封來自新光醫訊營養師的文章,覺得很棒,也反映出新光醫訊及營養師對刊物的用心,看一下這篇文章吧!今天要來介紹〝咖啡新觀念〞的相關資訊。走,到處亂走!

【咖啡新觀念】
「來一杯咖啡」已經成為現在最流行,最常見的交際方式。絕太多數的西方人將它視為日常生活的一部份;在台灣,特別是最近這幾年,一家家各式風格的咖啡店,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於台北街頭,可見,咖啡文化已深植台北人的心。到底咖啡有何魅力,讓許多人留戀其中,除了品嚐一杯好喝的咖啡外,更增添了不少生活樂趣。但是您知道嗎?享受一杯美味咖啡的同時,更對您的健康有意想不到的助益呢!在你下回品嚐時,不妨對咖啡先有以下的健康認知。

【咖啡最早源於何時】  
有關發現咖啡的傳說各家說法不同,其中有一個說法:相傳六世紀衣索匹亞有個牧羊人,有一天發現他平日貪睡的羊兒,竟在那裡不停的蹦蹦跳跳,他覺得很不可思義,仔細加以觀察,才明白原來羊兒是咀嚼一種鮮紅欲滴的果實(小咖啡豆),於是他便也嚐試了這種果實,他忘掉了煩惱,丟掉心中的沉重悲傷,變成最快樂的人。
後來他便拿著該果實分給修道院的弟兄們吃,所有人吃完後都覺得神清氣爽,此後便逐漸被拿來做為食品飲用,於是咖啡從阿拉伯風行到埃及土耳其後經義大利傳入歐洲。到了西元17世紀時,咖啡已經是歐洲及美洲地區最主要的非酒精性飲料。

【咖啡的營養價值】
現代醫學研究指出,咖啡豆含有糖類、蛋白質、脂肪、菸鹼酸、鉀、粗纖維、水份等營養成份。此外、咖啡還含有咖啡因、單寧酸、生物鹼等有益人體健康的成份。

【咖啡對人體的健康效用】
咖啡是目前被人類使用最久卻又誤解最多的飲料,許多最新的研究報告顯示,在許多方面,咖啡因對人體並沒有過去想像中有健康的危害;反之,咖啡中一些的成份對於人體有很多的保健功效,都慢慢科學家發現。目前,已知道咖啡的特殊成份對人體的生理反應如下》

抗氧化的效果》   
咖啡中含有豐富的咖啡因、咖啡酸、綠原酸等成份,可以有效抗威脅我們身體健康的自由基,而自由基是造成許多疾病(如心肌病變、動脈硬化、中風、肺氣腫、巴金森氏症)的主因。自由基過多會使身體代謝受到影響,破壞細胞進而使得器官組織受影響。

保護心臟血管的功能》
咖啡含有高成份的多酚化合物,這一類化合物是強力的抗氧化劑,能延緩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時間高達三倍,可以溶解血液凝塊及阻止血栓的形成;咖啡還可以增強血管收縮,避免血管擴強而頭痛。此外,少量的咖啡也可以增強心肌收縮能力,促進血液循環,達到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提神醒腦》
咖啡所含的咖啡因會刺激腦部的中樞神經系統,延長腦部清醒的時間,使思路清晰、敏銳,且注意力較為集中,可提高工作及學習的效率。

抗憂鬱》少量的咖啡可使人精神振奮,心情愉快,紓解憂鬱的現象。

控制體重》
咖啡因能提高人體消耗熱量的速率,一項研究現100毫克的咖啡因(約1杯咖啡),可加速脂肪分解,能使人體的新陳代謝率,增加百分之三至四,增加熱能的消耗,適量飲用,有減重效果。

促進消化》
咖啡因會刺激交感神經,提高胃液分泌,如果在飯後適量飲用,有助消化。

利尿》
咖啡具利尿作用,可提高排尿量,因而使上廁所次數增加。

改善便秘》
咖啡可刺激腸胃激素或蠕動激素,產生通便作用,可當快速通便劑。

降低患腸癌或直腸癌的機率》 咖啡含有天然抗氧化物。

止痛》 咖啡因做為一個藥品時,可以加強某些止痛劑的效果。

增強身體敏捷度》
咖啡因也有助於在運動時,使運動閥值隆低,增加身體的敏捷度,使運動員締造較好的成績。

降低得膽結石的機會》      
最新來自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一項研究指出,每天喝2-3杯咖啡者比起從不喝的人,平均得到膽結石的機會小了40﹪。此外,咖啡所含的單寧酸,具有收斂性及止血、防臭的作用。

咖啡對身體的危害》
目前並沒有直接證據顯示咖啡因會導致骨質疏鬆症,且某些研究發現,咖啡因雖會增加鈣質排泄,但並非造成骨質疏鬆的高危險因素,鈣質的攝取不足才是主要原因,因此仍建議應該注意鈣質的充分攝取。
咖啡對血脂肪、血壓、心臟病與癌症的發生率,目前研究人員還沒有足夠證據顯示咖啡因相關性。喝咖啡過量雖然可能會妨礙胎兒的發育,但未能證實是否會導致早產或嬰兒出生體重不足。不過仍然奉勸孕婦少喝咖啡為妙,因已有夠多的研究指出,咖啡因會降低婦女受孕的機會,增加流產的風險,阻緩胎兒的發育。

哪些人應該少喝咖啡?》

當身體出現以下狀況或疾病時,應少喝咖啡   
‧發育中的兒童  ‧懷孕期間  ‧正在授乳的婦女  ‧老年人  ‧空腹前(或飯前)
‧腹瀉者  ‧胃酸過多的人  ‧患有胃及十二指腸胃潰瘍者‧患有腸道過敏症候群者
‧抽煙的人  ‧喝酒之後  ‧容易失眠的人  ‧有精神方面疾病的人
‧正在服用鎮定劑的人  ‧應限制鉀攝取的腎臟病患

咖啡的健康學問》
醫界研究指出,每天喝咖啡最好的時間是:春冬季的下午三至五時,夏秋季的下午四至六時,因為這是人體最疲憊的時刻。

此外,要健康的享受咖啡美味,還須留意以下事項:
1.每天喝五杯咖啡(每杯約150cc)以上咖啡,即容易造成上癮,危及身體健康。

2.早晨喝咖啡的確有助於頭腦清醒、精神抖擻,但須先吃早餐後,才能飲用,否則容易傷害腸胃功能。有胃及十二脂腸胃潰瘍的人,尤其應避免空腹喝咖啡。

3.酒後不宜喝咖啡,否則會更刺激血管擴張、加快血液循環,增加心血管的負擔。

4.喝了咖啡約十至十五分鐘,即有提神醒腦的作用,所以睡前不要喝咖啡,以免失眠。      

5.勿喝太濃的咖啡,否則會使人變得急躁且理解力減弱。

6.喝咖啡後,不能馬上抽煙,否則容易對心臟造成危害。

7.服用抗生素和胃潰瘍治療藥物,不可同時喝咖啡,以免刺激胃部,造成疼痛不適。

8.喝咖啡時最好加一些奶精,以緩和對胃的刺激,但是奶精與糖皆有熱量,須控制攝取量,以免發胖。

適量的咖啡攝取,對人體應該無傷,所有的食物都是上天恩賜。因此下次在你悠悠閒閒品嚐一杯咖啡時,除了讓你享受優閒、輕鬆的氣氛,達到紓解壓力、放鬆身心、消除疲勞的作用外,這杯小小的咖啡正為你的身體健康築起了一道堅強防線,小心地保護著您,只要記得別喝得太多哦!


qwqw7756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食用竹筍注意禁忌

很多市民愛吃應季筍,但食品專家認為,這也要因人而異,並不是所有蔬菜都可以養生,吃筍每餐最好不超過半根。

  助消化可減肥

  春筍又稱竹筍,食竹筍燒肉,可滋陰益血;芝麻油燜筍,能化痰消食;小兒患麻疹,可食嫩筍尖做的湯,使麻疹出透,縮短病期;食筍粥,對久瀉形成的脫肛有療效。現代醫學認為,竹筍具有吸附脂肪、促進食物發酵、有助消化和排泄作用,所以常食春筍對單純性肥胖者大有益處。

  吃筍要防過敏

  然而,竹筍不僅含有難溶性草酸鈣,尿道、腎、膽結石患者不宜多食,而且還含有較多的粗纖維素,對胃腸疾病患者及肝硬化等患者可能是致病因素。

  吃春筍還要防過敏,尤其是老人、兒童不宜多吃,每餐最好不要超過半根。春筍中含有難溶性草酸,食用過多易誘發哮喘、過敏性鼻炎和皮炎等。因此,小兒應少量吃春筍,不能吃毛筍;老人吃筍一定要細嚼慢咽。

  為防止出現過敏,炒筍片、筍丁時,要先用開水燙5~10分鐘;吃春筍應先少量品嚐,如有反應,馬上停止。另外,春筍盡量不要和海魚同吃,避免引發皮膚病。


qwqw7756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老人不宜多吃黃瓜

黃瓜最補叫「胡瓜」,這是因為它是西漢時從西域引進的。李時珍說:「張騫使西域得種,故名胡瓜。」黃瓜的含水量為96%~98%,它不但脆嫩清香,味道鮮美,而且營養豐富。

  功效:

  黃瓜是一味可以美容的瓜菜,被稱為「廚房裡的美容劑」,經常食用或貼在皮膚上可有效地抗皮膚老化,減少皺紋的產生,並可防止唇炎、口角炎。黃瓜是很好的減肥品。希望減肥的人要多吃黃瓜,但千萬記住,一定要吃新鮮的黃瓜而不要吃醃黃瓜,因為醃黃瓜含鹽反而會引起發胖。黃瓜有降血糖的作用,對糖尿病人來說,黃瓜是最好的亦蔬亦果的食物。黃瓜中的苦味素有抗癌的作用。《本草綱目》中記載,黃瓜有清熱、解渴、利水、消腫之功效。

  適合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是糖尿病人道選的食品之一。

  適用量:每天1條(100克)。

  溫馨提示:黃瓜當水果生吃,不宜過多。黃瓜中維生素較少,因此常吃黃瓜時應同時吃些其他的蔬果。黃瓜尾部含有較多的苦味素,不要把「黃瓜頭兒」全部丟掉。有肝病、心血管病、腸胃病以及高血壓的人都不要吃醃黃瓜。脾胃虛弱、腹痛腹瀉、肺寒咳嗽都應少吃。


qwqw7756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豬肉不宜這樣吃

⒈ 豬肉和牛肉
  
  豬肉和牛肉不共食的說法由來已久,《飲膳正要》指出:「豬肉不可與牛肉同食」。這主要是從中醫角度來考慮,一是從中醫食物藥性來看,豬肉酸冷、微寒,有滋膩陰寒之性,而牛肉則氣味甘溫,能補脾胃、壯腰腳,有安中益氣之功。二者一溫一寒,一補中脾胃,一冷膩虛人。性味有所牴觸,故不宜同食。
  
  ⒉ 豬肉與羊肝
  
  中醫云:「豬肉共羊肝和食之,令人心悶。這主要是因為羊肝氣味苦寒,補肝、明目,治肝風虛熱。「豬肉滋膩,入胃便作濕熱」,從食物藥性講,配伍不宜。羊肝有膻氣,與豬肉共同烹炒,則易生怪味,從烹飪角度講看,亦不相宜。
  
  ⒊ 豬肉與大豆
  
  從現代營養學觀點來看,豆類與豬肉不宜搭配,是因為豆中植酸含量很高,60% --80%的磷是以植酸形式存在的。它常與蛋白質和礦物質元素形成復合物,而影響二者的可利用性,降低利用效率;還有就是因為豆類與瘦肉、魚類等葷食中的礦物質如鈣、鐵、鋅等結合,從而干擾和降低人體對這些元素的吸收。故豬肉與黃豆不宜搭配,豬蹄燉黃豆是不合適的搭配。
  
  ⒋ 豬肉與芫荽
  
  芫荽辛溫,耗氣傷神。豬肉滋膩,助濕熱而生痰。古書有記載:「凡肉有補,唯豬肉無補」。
  
  一耗氣,一無補,故二者配食,對身體有損害,芫荽又名香菜,可去腥味,與羊肉同吃相宜。


qwqw7756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